手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手机的电量也是一大问题。
很多人在手机电量掉到了50%以下就没了安全感,只有随身携带充电宝或充电器才会感觉足够安全。但电子产品的电池都是有使用寿命的,手机刚买的时候电池电量可以维持一整天,但过了三五年,电池的续航能力似乎没有那么持久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如何正确充电才能使电池更耐用?
长期处于满电量,加速电池老化
有的人让手机时时刻刻都保持满电状态,以维持足够安全感的电量。但让电池长期处于满电量或高电量状态,会加速电池的老化,使电池变得不那么耐用。
所以,在手机充满电后应该及时拔掉充电器,避免长时间处于高电量状态,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大部分人的习惯都是晚上睡前给手机充电,但总不能为保护电池,半夜起床拔掉充电器吧?
一些手机厂商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为了减缓电池老化,一些手机在夜晚充电时,先是给手机快充到80%的电量,然后转为涓流充电方式进行“慢充”,再根据每个用户早上醒来的习惯,在起床前的两个小时把手机电池电量从80%充到100%。
这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电池处于满电的时间,从而让电池更耐用。
电量低于20%时可及时充电
一般来说,让手机保持在30%-80%电池电量可以让电池更耐用,当电量低于20%时,就需要给手机及时充电了。
但也不是非得等电量少于20%时候才需要充电,锂离子电池适合多次的少量的充电,比一次性快速充满更能让电池长期保持健康状态,这种充电方式也能增加电池的循环次数。
正确充电步骤了解一下
给手机充电时,你会先做以下哪个动作?先将数据线插入手机还是先将充电器插入插座?
事实上,这种微小的差异对手机电池寿命至关重要。在揭晓答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浪涌”。
浪涌,也叫突波,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瞬态剧烈的脉冲。当你开始为手机充电时,把耳朵贴在手机上可能会听到一些细微的嗡嗡声,就是浪涌造成的。
所以给手机充电的正确步骤,要先把插头插入插座,再把数据线插到手机上。因为如果先把数据线插在手机上,再插插头通电的话,瞬间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浪涌,长期如此则会损坏手机。
同样的道理,充电后要先拔掉手机。因为在拔下充电器时,容易产生反向瞬时电流,这也可能会导致电池加速老化、电池寿命缩短等一系列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