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这几天我和不少的同行朋友都进行了深度交流,通过这几天的交流,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流量越来越难增增长了,钱越来越难赚了。
流量暂且不说,至于赚钱难,这两年在疫情之下,都不需要懂商业知识,光看商场里逐渐关门的店铺都能够深刻感受到,生意太难了。就连尾巴翘上天的海底捞,今年都连续关闭了几百家门店。
互联网圈子今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不仅是流量增长困难了,我已经在好几个群里看到有同行在抱怨,现在的韭菜是越来越难割了,一方面是用户的阅历逐渐丰富,另一方面,他们的心智和认知也在逐渐增长,你没有点水平就想在他们身上赚钱,确实有点困难。
割韭菜的本质是降纬打击,你自己肚里都没二两墨水,用户凭什么在你这里消费?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抱怨韭菜难割的商家,过去基本上是靠着流量红利在吃饭,真正到了需要展现价值提供服务的时候,就如退潮之后的裸泳者,光腚无疑了。
但其实我在最近的复盘总结后,对未来的知识付费或者说个人IP领域更加看好了,在我看来,市场从来都不缺有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的用户,缺的是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用心经营和维护用户的服务。
我昨天刷到一个帐号,是一个英语老师,在卖英语口语的线上课程,680的客单价,卖了2万2千多份,也就是差不多1300多万的收入。
这2万多个用户都是傻子?这我不敢保证,但从这个老师发布的几百个视频作品内容上来看,他的专业知识和水平是确实存在的。用户买的,不就是对你专业技能的信任,以及对美好预期的向往吗?
我在直播间的时候曾经说过,鉴别“真假大师”有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就是跟他通电话,真大师满腹经纶(专业知识储备),随便你怎么聊都成;而假大师,靠着平日里的抄抄改改,甚至真人出镜的视频文案都是照本宣科的,这种也就骗骗涉世未深的网民。
我刚说的“潮水褪去”是什么意思?就是流量红利的消失。这里的流量红利,包括了新兴平台的崛起红利,以及大量“涉世未深”的新用户的红利。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做抖音培训的,刚出来的时候,门槛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再到后来的5980的线下三天两夜,等这些用户被洗得差不多,大家都经历多了之后,再慢慢出现了199-598不等的线上录播课。
这种培训服务价格体系的变迁,本质核心是什么?是用户越来越成熟了,辨别能力越来越强了,钱越来越不好收了。
反过来讲,一方面你可以看到“流量红利”的消失,但如果你是一个坚持长期主义,坚持价值输出的人,那么如果你具备能够帮助用户真正解决问题,帮助用户成长的能力的话,其实也是新的流量红利机会。因为用户给太多割韭菜的项目付过费了,看过太多垃圾了,已经练就了火眼金睛的能力,你是钻石还是玻璃,他们自然能够辨别。你要有真才实学,他们会掏心窝地相信你,付费给你,甚至觉得相见恨晚。
知识付费行业在快速洗牌,我们作为行业从业者,更要把握住机会,踏踏实实沉淀,修炼技能,或许用不了一年半载,行业最终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陈年佳酿,深受用户喜爱。
贰
聊几个我最近的一些思考,跟大家分享。
一、做生意,一定要做合法长期有效的生意。
很多朋友喜欢找偏门项目,捞快钱,其实这个能理解,只有“快”才能够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物质上的追求,这是荷尔蒙的分泌作用。现在,立刻,马上发财。
但其实,这种“快”同时也是慢,因为快,无非就是建立在系统BUG,平台漏洞,监管模糊等条件下的结果,但凡是暂时性的漏洞,它总有修复的那一刻,修复了,你的红利也就消失了,甚至,如果你因此触犯了法律法规,秋后算账还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这给你打回原形,让你重头再来,不就是“慢”吗?
二、未来十年,普通人最大的赚钱机会在流量端。
得流量者得天下,这句话可能你们耳朵都要听出老茧了,但没办法,它就是事实。
康哥在现实生活中有做茶叶生意,西湖龙井,但都是走熟人销售路线,基本上都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和一些老读者在我这里购买。我有个朋友,是走超市路线的,我原先以为他一年能挣不少钱,毕竟超市的出货量那么大,后来跟他聊天之后才知道,大部分的利润都让超市给拿走了。
超市是渠道,掌握了流量分发能力,离开它,你啥都不是。
当年为什么加多宝能够快速崛起?营销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着非常强大的铺货能力,三五线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和乡下小店,他们都能够做到快速渗透。这才是他们的赚钱核心。
直播带货的走红,催生了一大批从业者,更有佼佼者如头部的薇娅李佳琦,我们尊敬的罗老师短短两年时间就靠直播带货还掉了6个多亿的欠款,给我们上演了一部真人版的《甄嬛传》。
他们之所以能够年入几亿几十亿,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拥有着巨大的流量,流量就是金钱。
换个角度,这种“流量超级个体”对于平台来说,既是蜜糖,也是砒霜。薇娅李佳琦在淘宝平台上,手握着平台至少一半以上的直播流量,如果说得严重点,李佳琦和薇娅掌握着淘宝直播带货的“命脉”,一点都不过分。因为粉丝是追随者博主走的,这些拥有着巨大的个人流量能力的博主,对于平台而言,就如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平台能睡得安稳?
但对于我们个体从业者而言,尽快抓住属于我们自己的用户群体,把流量绑定在我们自己身上,才是未来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稳定赚钱的核心力量,这是我们逆袭的最大机会了,兄弟们,一定要抓住。
三、做生意要学会筛选用户,用户分层了,服务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对于这点,我今年下半年是愈发感受强烈。就像我往常写文章,公众号文章我从来没有开过付费阅读,我有几篇文章的打赏有单篇上千块的,按理说,好的文章更应该设置付费阅读,但是我依然坚持免费分享。
但有时候免费的未必是“好的”,你们别看我公众号下方留言看起来都是清一色正能量的,感谢我分享的,觉得有收获的等等,那是因为我后台把一些负面消极的评论给过滤掉了。
我写项目思维,有人评论骂你只会写逻辑,没本事讲实操细节,没有细节就是在割韭菜。虽然我也不知道我我割这种关注了近一年,一毛钱没打赏过的用户什么韭菜了。
我写创业的思考,写生活感悟,也有人评论,说一天到晚扯没有用的,不写干货,只会水文章,骗阅读量。虽然我开了打赏,但是打赏是自愿原则,至于骗阅读量,我在前两个月,为了提高读者们的阅读体验,我甚至把文章底部的广告位关闭掉了,虽然平时收益也不多,一个月也就三五百块钱,但那毕竟是什么都不用干,放着就有的收益,我也不要了。但还是要被骂。
也有正能量的,后台日常打赏最频繁的这批读者,很多都是关注了半年甚至更久的老读者了,还有读者私信我,说日常阅读我文章有收获,要给我寄家乡特产,还有读者说要送书给我...
我后来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用户圈层”概念。我们即使认认真真去写文章,去写分享,依然会有对你不满意,甚至讨厌你,即使你们素昧平生,无冤无仇。我们不需要去讨好每一个人,我们应该把心思放在那些认可我们,懂得给我们反馈的人身上。
用心去服务好每一个付费用户,忠实读者,这个意义远远百倍于讨好所有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