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再过一个月,阿浩就算干副业满一年了,他原来在销售型公司上班,一直都没怎么挣到钱,后来在网上看到各种搞副业的人弄得风生水起,看着各种副业大师的自我介绍,什么小学文化初中辍学的,在网上捣鼓捣鼓各种小项目,一年挣大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阿浩心一狠,给辞职了,回到出租房研究起了网络搞副业。
前几天他公司的前同事小A来找他玩,小A过去一直是公司的销冠,每年的收入奔着7位数去的,在杭州也早早买了房子。
小A走进阿浩的出租房,看着凌乱的房屋,和蓬头垢脸的阿浩,内心一阵触动,毕竟,阿浩过去在公司虽然业绩一般,但是个人形象和面貌还是非常阳光向上的,没想到在家搞网络创业一年,都已“面目全非”了。
小A问阿浩,这一年都做了哪些项目?
阿浩说,之前刚跟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自己的电商版图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小A问,具体是什么电商业务?
阿浩说,上个月新整了两个咸鱼帐号,趁着这次回老家过春节的机会,把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帐号也开通起来。
小A又问,除了电商,还干了啥?
阿浩说,前几天刚给行业著名的讲师付费报名了他的培训班,年后自己有机会成为某个消行业的意见领袖(KOL),未来可能要走明星路线,顺便带带货啥的。
小A不解,问这个KOL培训到底是什么?
阿浩说,具备带货能力的意见领袖孵化业务,简称“知乎好物”。
小A无语了,这折腾了一年时间,一点起色都没做出来。
于是又问阿浩,那你接下去看好哪些行业和方向?
听到这,阿浩自信心一下就上来了,毕竟自己浸淫互联网一年有余,而小A只沉迷于自己的公司销售圈子,论见识肯定不如自己。
于是,阿浩开始给小A普及各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比如:新能源崛起、兴趣电商的前景、元宇宙的雏形和趋势,每个赛道都给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和普及,听得小A一愣一愣的。
探访结束,阿浩送小A出门。
阿浩望着小A远去的背影,不禁心生感叹:哎,人的认知固然是受自己的视野限制的,别看他每年都是销冠,那又如何呢,只懂自己销售圈内的事,除此之外,犹如文盲一般,可惜,实在是可惜。
小A逐渐走远,回头看看阿浩,阿浩正对着他远远地招手告别,看着阿浩朦胧又渺小的身影,小A感慨道:哎,别看他这么穷,懂得可真是多啊。
贰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阿浩这样的“副业”人真不少,辛苦一年,到最后其实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更别说赚到什么钱了。
交了一堆学费给各种大事,学项目,搞技能,做副业,非常认真和投入,但是就是不见效,干了几个月,没出成绩,开始上肝上火,看到别的大师发个朋友圈晒副业收益,一看,心动了,又去交钱学习了。
成功的人各有各的优势,失败的人却总有惊人的相似。
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下大部分人做副业失败的原因。
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信息差。
第二、缺乏判断力。
第三、没队友。
第一个信息差。
我举个例子,文章看到这里的同学,你们自己现在假设自己要创业,闭上眼睛想一想,列举至少5个你有兴趣去做的创业项目出来。
毋庸置疑,开餐馆、开鲜花店、开干洗店、开宠物美容店、美甲店等,这些是必定在你们的预备项目列表的。
这个现象非常正常,因为我们的认知是由我们的视野来决定的。我们说出来的话,我们做出的行为举止,都是由我们大脑里过去接收过的信息所决定的,就像小孩子的想象力,面对一个苹果的倒影,为什么有的孩子说像苹果,有的孩子说像面包,但是有的孩子却会说像月球,甚至列举一堆让大人们叹为观止的想像结果?
很明显,孩子们之所以有强大的想象力,是因为他们过去曾经接收过这些信息,听过,看过。鲁迅曾经说过,世界上哪有什么妖魔鬼怪,所谓的妖魔鬼怪,不就是在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头六臂罢了?
你的见识,决定了你的认知,仅此而已。
我在轻创业的课里给学员们举过一个例子,为什么会发生“一见钟情”这种事情?一见钟情的本质,是资源的匮乏导致的。村里的二蛋凭实力单身20年,路过村头二狗家的猪圈,看到母猪都觉得眉清目秀的。
同理,为什么在高中时期特别容易发生小情侣之间相互发誓忠诚,说这辈子非对方不爱;而到了大学,上了社会之后,情侣之间这种誓言越来越少了?本质上就是资源充沛起来了。有得挑了,不会离开谁就活不下去了,找对象的概率也随着资源的充沛而提高了。所以,如果现如今你看到哪个成年人还在发誓说这辈子非谁不娶/不嫁了,大家一起去嘲笑他,这个见识少的家伙。
前面我说到大部分人想创业项目的时候,想到的是那些开店系列,我在2020年上半年的时候,偶然一次跟朋友通电话,我朋友说他在做XX项目,我当时在电话里跟他确认了好多遍,因为XX这个名词我过去三十年听都没听过,然后他说他们一个月能挣四五十万。我挂完电话后马上去查阅资料,我一看,这玩意真的能挣钱,我第二天就去他们公司考察去了。
后面的事部分老读者知道,我后来帮他做一部分流量,半年时间赚了小三十万。短短半年时间,吃了一波红利,我觉得主要得益于我“抓住了信息”,以及“踩上了时间风口”,因为这个项目在下半年后,流量已经很难做了,竞争异常激烈。
第二,缺乏判断力。
判断力这个词汇看起来比较笼统,它更像是一个经验,或者技能。我问下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在爱情或者婚姻里,只能选一个必选的条件,你们觉得另一半是必须具备这项条件的?我猜很多人会说“学历、赚钱能力、上进心、孝顺、对自己好、等等”,我告诉你,其实是“情绪稳定”。情绪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核心竞争力。包括选择事业合伙人,你们自己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么找副业,看项目,判断项目是否可行这件事,也一样有“经验或者技巧”,我在轻创业课程里给它设计了一个底层公式。合法*门槛*收益率*时间=好项目。
合法是基石,一切赚大钱但是不合法的项目,终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梦一场。
门槛就是操作难度,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及可学习的难度),收益率指的是投入回报比,比如投资30万开饭店,一年下来挣40万,其实就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小赚而已,回报比不对。
时间,指的是这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是否可持续性,短平快的项目,就像上山捡蘑菇,吃了上顿没下顿。当然,我现在给“优质的生命周期”额外增加了一条,即是否可以做私域流量生意。私域流量模型代表着我们一次获客,多次重复触达和消费,就是典型的好的生意。
第三个,好队友。
都说单打独斗是件容易让人空虚寂寞冷的事,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伴,往往会让我们事半功倍,群体的力量和影响力是强大的。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吸引,即使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不需要自己埋头苦干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许在团队里早已有队友遇到过,并且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我们圈子里也一样,很多朋友做副业,自己闷声研究,不喜欢参加社群,不喜欢和同行交流,其实做到最后的结果都是可预见的,做不大。在我们国内商业社会,没有什么生意是具有“核心秘密”的,哪怕你找到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业务,偷摸着自己干,闷声发财,那也只能赚小钱。
因为你一旦规模做大,势必会有嗅觉灵敏的人发现你的生意,并且快速对你项目进行拆解,永不了多久,你的项目和玩法就会在市面上公开传播,并且冒出一大堆同行。
好的队友,可以相互挟持,相互交流和切磋,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行业环境,提升从业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与闷声自己研究,和找靠谱的队友同行,你选择哪个?
叁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找副业方式?
我也总结了三点:
第一,先开眼。
第二,多体验。
第三,会拜师。
第一,先开眼。开眼就是拓宽我们的信息接收渠道,看足够多的案例,从中寻找我们可能适合我们的项目。就好比处对象,如果你在十八线乡村里,村里适龄的异性只有一两个,你又想结婚,是不是只能二选一?尽量找那个丑得相对不是很明显,穷得不是那么稳定的那个,对吧。
但是如果你如果走出大山,去大城市里看一看,比如进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工厂,再花一年的时间去把厂里的单身异性都认识一遍,你觉得你脱单的概率还会低吗?找到一个相对比村里那两个异性条件好点的结婚对象的概率,会低吗?不会的,因为在绝对数量面前,你想失败都很难。
第二,多体验。为什么很多人做副业容易做失败,并且做失败后就彻底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重新回到厂里拧螺丝?本质上和处对象的逻辑是一样的,就是经历太少了。如果你多谈几次恋爱,深入了解对方的习性,包括家庭情况的了解,那么你踩坑的概率同样就会低很多。
我有个大学女同学,大学时期在大多数同学都在谈恋爱的时候,甚至多谈恋爱的时候,她选择“等待那个绝世意中人,踏着七彩祥云来娶她”。
后来大学毕业后,经过家里相亲,处了个对象,结果才发现对方有严重的家暴倾向,我这个同学瞬间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据说很长时间都没走出阴影。其实她但凡多谈几次恋爱,就一定会懂得一个道理,“这世上没有谁这辈子离开谁就活不下去了”,在生命的宝贵面前,谈几次对象这种事,孰轻孰重?
做副业也是,不是说你选择了一个副业去学习,去实操后,他一定会给你带来长久的巨大回报,万一是个坑呢?万一你进入的时间晚,刚好是尾声呢。比如疯狂暴涨了多年的K12教育领域,你们家里好多亲戚朋友都在这个行业干得风生水起,赚到了很多钱,结果你去年才参加工作,刚踏进去,行业没了。难道你后半辈子不用工作了?就地自暴自弃了?不可能的。
K12不行了,搞成人教育呀,成人教育不行,搞养老教育呀,呸,干嘛死磕教育呢?这辈子非杠上教育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机会都是靠自己发掘出来的,这辈子不是非哪个行业不做不可了。我有个朋友,法学专业的高材生,你猜他现在的主业是什么?是漫画家!!!而且人家干得风生水起!
第三,会拜师。交钱谁都会,刷卡,报名,多简单。但是“拜师识人”这里面却有非常大的学问。就像处对象一样,你为什么要从茫茫人海之中选择对方?肯定不是眼瞎对吧。识人术异常重要,选教练,你得看他的个人能力,取得的成绩,行业口碑,教学技能,甚至人品等等。最后才是临门一脚的去花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