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音乐舞蹈诗剧《此处潇湘》是2022年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创编的重点舞台文艺作品,是永州市春节期间文化惠民活动的重头戏,也是解读中华潇湘文化的专场演出,永州群众和文化界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1月26日,湘南的小年之夜,《此处潇湘》在零陵工人文化宫浓情上演,我有幸现场观看。这部剧以前所未有的精彩,激活了观众的全部感观,成为永州百姓小年夜的精神大餐,轰动了零陵古城,引爆了永州人和潇湘文化关注者、研究者的朋友圈,获得了好评如潮和声名远播,效果大大超出了期待,做到了大获成功。据了解,这部剧从2021年9月底开始谋划构思,到走上舞台公开演出,前后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可想而知,这短短的准备时间背后凝结了多少省、市创编团队领导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勤和汗水,这也充分展现了市委宣传部高效的指挥统筹能力,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文艺精品创作的重视和支持。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我认为,《此处潇湘》这部剧以其巨大的成功回应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践行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最新力作和典范之作。它通过复兴中国古典审美,重现潇湘文化经典,做到了对潇湘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将潇湘之美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把永州这本书演活了、演火了。
它令人痴迷、美轮美奂,就像一块高古无尘的白璧美玉,美得晶莹剔透,值得反复观看。它的美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体现。
它的高雅美感让人沉醉。一是色彩的美。演员服装运用了不同的色系,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特点,灯光鲜亮明快。如《大爱》中远古的厚重、《无尘》中像月光般素白的凝重、《憬然》中经典蓝红两色搭配的瑶服、《中兴》里中国红的旗帜和绚丽的脸谱,整部剧色彩明快、艳丽、清晰,又没有半点俗气。二是造型的美。剧中人物造型、舞蹈姿势特征鲜明,体现了人物性格和情绪气氛,比如怀素醉书痴狂之态、比如《中兴》中戏曲演员整齐抛出的水袖、《憬然》中瑶女曼妙的独舞等等,这些片段单独拿出来表演都能成为一段高水平的节目。三是节奏的美。音乐变化的节奏、场景转换的节奏、剧幕安排的节奏,均做到了吸引人心,流畅自然,在观看过程中有时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四是意境的美。通过所有舞台元素的完美融合,剧中每一幕都呈现一种独特的意境,而且各幕之间又风格相融,最终鲜明地体现了悠雅无尘、古典灵动的东方审美特征。
它的宏大气势令人震撼。一是宏大的视觉和叙事结构。这部剧加上序和尾声一共八幕,它站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角度,从潇湘起源、舜帝南巡到大唐中兴,再到走向今天的复兴,时间跨越数千年,成为一部史诗。二是宏大的舞台场景。它把广阔的永州山水、浩翰的宇宙空间搬上了舞台,营造了接近真实的立体舞台场景,让人产生“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比如开场的巨大水幕、柳子独钓寒江的渔船、悬空在舞台上方刻凿摩崖的工匠、翱游在宇宙空间冥想的周子等等。三是宏伟激扬的音乐。整部剧的配乐气势宏伟,节奏极强,贴合恢宏的叙事背景,同时跟随场景的切换,风格不断变换,时而铿锵力的鼓点,时而曼妙悠扬的笛萧,时而奔腾激越的古筝,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器乐之美。四是宏伟的解说配音。比如开幕的南风歌、毛泽东的诗句、柳宗元的行吟,使用深沉洪亮的男中音,可以媲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里的解说,给人以宏大的感觉。
它的艺术创新让人惊艳。首先是舞台元素的创新。它的舞台布置不是传统的平面、单层、单一幕布,而是多层透明、可活动的拼接式薄纱幕布,舞台背景不是传统的印刷和电子屏,而使用了电影激光投影,前后左右多个机位向舞台投影,跟幕布相配合,形成了变化多端,变幻莫测,酷炫夺目的视觉感受。比如《藏真》那一幕,舞台人物在怀素精妙绝伦的草书字迹中穿行飞跃,若隐若现,似真似幻,让人叹为观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是艺术门类融合的创新,这部剧打通了音乐、舞蹈、诗歌、说唱、诵读、街舞等艺术门类的界限,完美配合现代的声光电技术,承接转换做到了无缝流畅,就像怀素的草书一样酣畅淋漓,让观众在潮水般的感观享受中被征服,真正体现了艺术无界。
它的深切用情令人眼亮。一是剧中融入了深情。剧中全程透露着创编团队对于永州历史的了解,对于永州文化的深入解读,比如剧中的幕后词中像“山水有情人更有情,永州山水常随赤子心”“山无尘、水无尘、心无尘、思无尘、爱无尘”这一类极具抒情的句子,如果没有对永州山水、文化、人物的热爱,是写不出来的。剧的创编者就像一个赤子,将永州大地上的人物、历史珍宝捡拾,进行认真擦拭,最后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二是剧中体现了凡人真情。舜帝的大爱、周敦颐的沉思、柳宗元的迷茫、怀素的痴迷、瑶女的追求、颜真卿的翘盼,剧中这些人物的情感,也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有过的情感,让人亲切,给人启迪,引起观众共鸣。三是剧中充满积极向上的正气豪情。历史上的永州是荒夷之地,人民生活曾长期不富裕,历朝历代将永州作为官员贬放之地,剧中人物多有贬抑经历,一直来人们对这些人物的解读认同也多在苦闷消极的方面,但是这部剧却打破了既往的陈旧认识,发现了永州历史文化中的“生命之光”“希望之光”和“正义之光”,通过拨开迷雾,从中找到了大爱、追求、奋斗、自由、新生、复兴等等这些难能可贵的积极品质,通过人与自然、今人与古人、现实与历史、历史与未来的深情凝望,使永州文化经典在艺术演绎中复活、升华,展现了永州人民在喜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踔厉奋发、翘首复兴的阳光品格和美好前景,像一颗闪亮的星星在人们心中发光。
总之,这部剧以高雅的艺术气质,高贵的艺术品质,高峰的艺术品位,在永州“文坛艺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打响了文艺创新的第一炮,树起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第一面旗,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永州市冲击省级、国家级文艺奖增添了雄厚的实力和充足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