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有花可开,就不允许生命与黯淡为伍。” 而我要加一句:“只要春天出太阳,就不能浪费阳光。”
这里的春天,蓝天白云的日子太少了。今天前面是十几天的阴雨天,天气预报后面还有六七天没有太阳。昨天晚上我看今天是三个小时的全晴,然后是多云。我盘算着该干点什么最重要的事。拍紫云英?有点太单调。拿不定主意那就跟着感觉走吧。吃过早餐,天还没有放晴,有点雾有点阴。不过,我总是要走到户外的。
我的首选是资江边。先去看看朋友说的渔政码头的那几十亩紫云英。发现没有什么让我停下的,继续往前。到了沙场,发现有牛在吃紫云英。我想停下了。沿着斜草坡我走到牛旁边,有两只牛抬头盯着我,好像要问我干什么,其中有一只还慢慢朝我走来。我怕狗,就算知道不咬人,我也躲得远远的,牛我没那么怕,但是这么近还直朝我过来,我还是有点心虚。我离开那丛想用作前景拍牛的紫云英,那牛却走到花前开始吃起来,我恍然悟到,原来是我侵占了它的领地。地里没干,还有很多烂泥,当然也有很多牛粪,我小心翼翼避开着。
拍了一阵,大场景、特写都有了,我继续向前。这条路我和鸟友来过几次,但今天是第一次单独走。估计是到了小河口,资江中停了很多储备防汛物资的大船,这些船在那年防汛中起了大作用的。因为禁渔,除了摆渡,资江中几乎没有木船的影子,这一直是我的心病。
很怀念从前,牛在吃草,小船三三两两停在河滩边,这样的风景不再,我的心里也空了一块。以前,我是不拍这钢铁的庞然大物的,现在只能将就了。
拍了两张,我明确过资阳大桥到沙头镇去。小城有小城的方便,不多远就可以到农村,到田头。
过了大桥不远,我看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大字在田间,原来我已来到资阳水稻万亩示范片。这个触动了我。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曾担忧过粮食少的问题,也屯了百多斤米在家里。现在看来担忧是多余的。
终于等到一辆翻耕机,可以拍,但远了说不上话,拦住一个骑摩托车的老乡问了一点情况。
晴空下,翻过的水田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田埂上的针叶松绿意盎然,大片大片的育秧棚整整齐齐,到处都是春的气息,春的颜色。
在接近沙头大桥的左边,我第一次看清那些棚架原来是供丝瓜牵藤的,也第一次看见了“丝瓜小镇”的牌子。正好有一对夫妇在给丝瓜秧施肥,我又兴致勃勃聊了起来,边聊边拍。晴朗的日子,什么都是可爱的,空气通透,天很蓝,风很轻,树叶的绿意让人的心也柔软起来。
只要走,只要在路上,总是有很多风景,很多美好等着你去发现,去感受。
围着资江转了一大圈,回到家里很累了,顾不上吃饭,先睡一阵。吃过饭后,天空中的云彩遮住了太阳,我以为天阴了,太阳就没有了,心里还挂记着拍蓝天下的“一园两中心”,顾不上休息,顾不上洗把脸,又冲了出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太阳重又秀出它的热力来,我不管汗水,我也不想避开正午的光线了,只想抢在太阳退走前,拍下蓝天白云下的场馆建设场景。
太阳不走,我的心也不安稳。还有很多愿望,只想在这样晴好的日子里,一一实现。可是,我的体力老是跟不上我飞奔的心,我还是败给了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