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开始挂上红灯笼,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浓,市场上的年货也越来越多。
有人叫卖砂糖桔,黄黄的桔子,我一眼就认得,是正宗的砂糖桔。
父亲的牙齿吃不得酸,一旦吃了酸的东西就牙齿受不了。我说,要不试试砂糖桔,这个除了有点凉,还真的是甜甜的味道。
江西盛产南丰蜜桔,也是非常的甜,只是南丰蜜桔如果没有完全成熟,还是有点点酸。而广东的砂糖桔,与南丰蜜桔明显的区别就是,砂糖桔的皮是分开的,剥开的皮连不成一整块,而南丰蜜桔可以连成一整块的皮。
为什么叫砂糖桔,是不是这个沙糖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砂糖桔果皮颜色橙黄光泽,“皮薄易剥,桔皮布满了小砂点,手感较粗,果实扁圆,顶部有瘤状突起,脐端凹陷,果肉色泽红亮,没有白膜,肉脆多汁。”关键是砂糖桔吃起来清甜,而且没有多少核,吃起来不那么麻烦。
沙糖桔,又名十月桔。原产于广宁、四会一带,因味甜如沙糖故名沙糖桔。沙糖桔鲜美极甜,无渣,口感细腻,深受喜爱。
也有人说,砂糖桔就是沙糖桔,二者并没什么区别,只是字不一样而已,叫法不同罢了。
如何区分真假砂糖桔?首先看外观,正宗的砂糖桔为扁圆形,皮略粗糙,还很脆,易碎,剥离时会碎成小片,几乎找不到一整大块的皮。其次要品尝,砂糖桔口感脆而且汁多,食后清甜,沁心润喉,没有酸味。再看皮透光度,透光性强,拿起一片桔皮对着太阳,就能看到明显有透光的感觉。
我吃了一回砂糖桔之后,以后再也不吃其他的桔子。砂糖桔,主要是甜,不酸,而且有股桔子的清香,久久不肯散去。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曾写道:“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此地,不要走动。”他又写道:“我再向外看时,他己抱着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他把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有人说朱自清的父亲买的就是砂糖桔,红扑扑口味相当的好。我表示赞同,因为这种桔子太好吃了。
父亲说,来斤砂糖桔吧,大吉大利,父亲说:“你在这里等我,我去买些回来。”
我看着父亲的背影,想起了朱自清父亲的背影……
故乡的豆豉爆肉
过年办酒席,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就是爆肉,而且是最后上三大碗。这道特色菜,应该是酒席的高潮,这道菜出完,意味着菜快要上完了,最后一道菜可能是一碗青菜。
至今为止,我还念念不忘的是这碗豆豉爆肉,这是故乡特色的美食。
我不知道这道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父亲一直是厨师,我有一天问父亲,这道菜为什么这么受到欢迎?父亲说,豆豉爆肉不仅好吃,而且好看,随时随地勾起人的食欲。一碗豆豉爆肉,味美香甜、香而不腻、肉烂皮酥,入口即化,溢香满屋。
父亲对豆豉爆肉有些研究,我把这碗豆豉爆肉的照片发给父亲,父亲说,这个是外地人的做法,不是老家的做法。父亲发了一大段语音给我,说家乡的做法和味道才是地道的家乡味。
也难怪,过去的艰难生活,别说有肉吃,就是有一碗饭吃,都是幸福的事。父亲说,以前豆豉爆肉,豆豉是主材,肉是辅材,豆豉多肉少。他说,小时候,一碗豆豉爆肉可以吃上半个月,十几粒豆豉就可以吃一碗米饭,豆豉爆肉汤汁就饭吃,非常的香。
母亲知道我节省,所以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特别是过年之后,开学的时候,会弄碗豆豉爆肉带回学校去吃,豆豉多肉少,但这碗豆豉爆肉会让我足足吃上一个星期,这个星期也就会变成我幸福的一个星期。
豆豉制作非常简单,几乎家乡每家每户都会做。初秋时节,天高气爽,正是制作豆豉的最佳时期。母亲早早地把黑豆煮熟,然后晾干,再铺上一层厚厚的蒿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就会产生一层厚厚的黄黄的菌衣毛,再经过蒸干,豆豉就做成了。
蒸豆豉时会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这种香味是一种自然的香味,纯天然的味道,没有任何人工添加剂。香气袭人,满屋都是豆豉的香气,闻着这种香气,使人顿时有一种清爽之感。
豆豉蒸煮后晒干就可以长久保存。据资料记载,“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并含有大豆异黄酮”,豆豉是药食同源,具有药用和保健双重功效。豆豉的原料是黑豆,黑豆据《本草纲目》记载:“黑豆味甘性平,入脾经、肾经。”
用故乡的豆豉和家养的猪肉爆炒出来的豆豉爆肉,香味浓郁,香味独特,香气厚重,香留余香。
年味记忆中,一碗香喷喷的故乡豆豉爆肉是每一个故乡人的乡愁,也是每一个人舌尖上的美味佳肴,更是每一个故乡人对家乡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