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最易激发诗性,无论是姚合《赏春》中“买酒怕迟教走马,看花嫌远自移床”描写的闲情逸致,还是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中“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抒发的伤怀叹惋,无疑都是诗史中的佳句,而这些诗句,都与贺州市昭平县的一个乡镇名称相契合,那就是走马镇。
传说古时有一秀才骑马经过此地,触景生情,吟作上联“走马下深冲望望冲深下马走”求对,该地故名走马。由此看来,走马镇自古就深受文人墨客青睐。漫步在走马镇,沿途的春色或柔和或盎然,总容易让人生出“春风得意”之感。首先值得驻足的,是走马镇的田园风光。在东坪村,一望无际的花菜田着实令人惊叹,花菜不像油菜,开不出美丽的黄花儿,但当绿油油的叶片汇聚成一片绿海,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春天该有的样子。对于农民而言,销路好、利润高的蔬菜,就是最美的蔬菜。今年春节后,花菜价格走势持续向好,收购价每斤超过2元。菜农们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采收蔬菜,短短几分钟就装满了一筐,他们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在走马,春天也是收获的季节。
近年来,走马镇持续加强技术指导,农业产业不断出现“新面孔”。在竹儿屯,今年新搭了7个大棚,专门用来培植反季节红托竹荪,一个大棚产量就有700至800斤,按照每斤100元的市场收购价格,一个大棚就能产生7万元以上的效益,亩产值达21万元。春天,正是菌类大量上市的季节,这一顶顶白色的大棚里,正培植着致富的希望。
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开了,在走马镇,你常常会偶遇开满花的树,有时是一棵野桃树,有时是一棵麻梨树。麻梨树的花是暖白色的,在嫩绿色叶片的衬托下,仿佛散发着柔和的光,走近细看,会发现有野蜂在花心采蜜,花粉随着它们的每一次振翅传至远方。在利济村,从大脑山脉流下的泉水则为这春天增添了不少生趣,听着清脆的流水声,会让人忍不住掬一把水洗脸,清凉的泉水接触到皮肤,难免会打一个激灵,但若把它收进喉咙,立马便能品尝到大自然馈赠的甘甜。
走在走马镇各村,流水声总是不绝于耳,丰富的水资源是走马镇的一大特色,而清澈的溪流边,总有翠竹相伴,共同组成小桥流水的春日画卷。这便是走马镇的自然风光,它没有恢宏的场面,却处处体现着大自然的巧思,一道清溪,一丛野花,都深深印刻在游客的脑海中,成为春日印象。
还值得细细观赏的,便是走马镇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乡村风貌。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走马镇的村庄纷纷发生了蝶变。民房外立面经过统一改造,一改从前单调的水泥外表,变得白墙黑瓦,极具民族特色。道路硬化后,驾车短途旅行变得极为方便,村道干净整洁,再也不是从前的“牛屎街”。几乎每一个村庄,都配备了娱乐健身设施,妇人坐在树下择菜,孩童在设施上玩耍,欢乐的笑声回荡在春日的晴空。
走马镇的春天是逛不完的,因此,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里就度过一天的时光,也让人分不清最可贵的是春天,还是走马。春天,万物生长。无论是蛰伏于泥土的昆虫,还是枝头上斗艳的花朵,都在春天里迎来了最精彩的时刻。我想,在走马镇这样美好的春色里,它们也会陶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