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鼓舞人心。
美丽的九洲江畔上,一座小小的三台山,在特殊的岁月里演绎着很多动人的故事,书写着一种不老的精神。
1919年11月,民国教育家邹永庚先生为了改变自己家乡的落后教育现象,培育更多的人才,在三台山下建起一间简陋的初中学校,命名为廉江中学。建校初期,正值“五四”运动热潮掀起,廉中学生也纷纷加入到反封建、反苛捐杂税为廉江工农争取权益的工农运动中。从1919年到1949年解放前后,廉中的历届学生在30年中,经历了工农运动、救国战争、抗日战争、国民战争等等,跨过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轰轰烈烈的抗战中,涌现了关泽恩、林敬武、江刺横、黄孝畴、李鸿飞等一大批革命烈士,牺牲的平均年龄不够三十岁。他们用青春的鲜血染红了旗帜,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不朽的英雄赞歌。
廉江党史记载,廉江中学曾是粤桂边纵改编为广东省南路政委领导机构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1949年12月7日,为了彻底推翻国民党在粤桂边区的统治,解放湛江市,部署解放后南路的工作,粤桂边区党委在廉江召开了边区党政军领导人、部分地委及南下野战军驻高雷部队负责人参加的扩大会议,史称廉江会议。会议就在廉江中学的一间教室举行,由粤桂边区党委书记梁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刘田夫、周楠、温焯华、黄其江等五十多人。会议主要传达了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决定,宣布结束中共粤桂边区党委,成立广东南路党政军领导机构,粱广调任广州市副市长,刘田夫任南路党政军领导。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正确指引了南路领导的方向,加快了解放粤桂边区的脚步,在三台山上刻下了红色的印记。
滚滚九洲江,歌唱着英雄的革命故事;巍巍塘山岭,见证了英烈的风骨正气;浩浩银湖水,目睹了三台山下的日新月异。
廉江中学现有600多名在职教师(300名党员),其中有张旭校长主持的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另有三名湛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名广东省特级教师,2名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名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65名中学高级教师。张旭校长是一个敢于创新、勇于担当教育先锋,他心中有一个坚实的教育梦想:立德树人,追求卓越,打造名校。
日出日落,寒来暑往,一群党员先锋、一群热爱教育的教师在红墙下打拼,在三台山下释放着他们灼热的教育情怀。为优化校园环境,校长奔走请示,先后修缮旧校舍、体育馆、校史馆、游泳馆,建造运动场塑胶跑道、生态园、教职工之家等等。百年廉中,校舍换新颜,玉兰满园香。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这有红色基因的学校里,先后培养出省、部级领导、科学家、教授等拔尖人才。学校高考成绩多年来一直名列湛江市县级重点中学前茅。在党员先锋模范的引领下,学校不断推陈出新,硕果累累。梁人尹同学获得第72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李潮、郭阳同学获得第35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20年,廉江中学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张国榆同学考上了北京大学。廉江中学先后获得“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等等一大批光荣称号。
厚实的党史融合着辉煌的校史,廉中的党建阵地日雏完善,2019年9月上级批准成立中共廉江中学委员会。党委机构完整,配专职副书记,下设党委办公室。近三年来,廉江中学的党员教师多人多次荣获省、地、市各级表彰,为党旗续描了更鲜艳的红韵。
“学党史,感党恩,永远跟党走。”廉江中学党支部举办“学党史”学习班,利用节假日到红色基地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雄伟壮观的鹤地水库,庄严肃穆的公园烈士墓、沉稳沧桑的粤桂边纵纪念碑、一个个记录着烽烟弥漫时代里的故事里掺和着廉江中学新一代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的心越来越红,廉中的名声也越来越红。2020年10月,廉江中学被评为“第一批全省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学校”。
五月,又是杜鹃烂漫,凤凰吐艳时。三台山下,红旗漫卷,党旗猎猎,红花红墙交映,红彤彤的精神在舒展,在飞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