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与北部湾交界处的合水线,似燕子的尾巴剪开春天的大门。海浪徐徐而来,在潮起潮落间,鸣奏着乡村振兴的美好乐章。
这是一片美丽的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候鸟的天堂,也是珊瑚的乐园。碧海蓝天中,阡陌交通间,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气象鼓舞人心。美丽的村庄像一颗颗璀璨明珠,随着美丽公路的延伸,串连成了一幅诗意画卷。
角尾,地处徐闻西边的尾端,可以说是一角之地。这里地少人多,土地贫瘠,人们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如何让角尾这一列慢步行驶的列车动起来,快步走入奔小康的轨道成为角尾人民的时代命题。
2015年初,广东省政府参事陈俊年提出了建设打造“中国大陆南极村”的建议,得到了广东省、湛江市的重视和批示,徐闻县委、县政府随即正式启动建设“中国大陆南极村”。
顶层设计构筑蓝图,基层创造激发活力,乡村振兴在角尾各个村庄开花结果,走上了各具特色的振兴路子——
沙土村,过去是“沙土长仙人掌,锅里无米煮”的穷村庄,现在已成为“红葱长得茂,腰包鼓起来”的发展产业特色村庄。一片葱茏中,百姓生活更富足也更舒心。
许家寮村,紧紧抓住“红色革命村庄”定位,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景观化建设,实现了“革命村庄”到“美丽村庄”的美丽蝶变。
跟随绿色的铺展,一批颇有情怀的“艺术家”在一些村庄扎下了根。一幢幢老房子修缮而成的特色风情民宿,与蓝天大海草木相映成趣,是城里人“放空”身心的好去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遵循“中国大陆南极村”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凭着“一步一个脚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韧劲和毅力,角尾的青山绿水正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和“美丽乡愁”,故乡成为我们回得去的地方。
角尾像打造艺术品一样来打造乡村,把全乡的村庄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和修复,实现乡村整体美。
农村“厕所革命”再升级。全部公厕制度上墙,并安排专人管理,公厕环境干净整洁。家家“入厕一双鞋,出厕一双鞋”,每家厕所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厕所门口多放着一双鞋。本来院子已经很干净了,但进户借用厕所时村民还是习惯再换鞋,村民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都很高。
生活垃圾治理精细化。配备农村保洁员共150名,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要求。
生活污水治理建管并重,留住“清渠活水”。全乡28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PPP和奖补两种模式推进建设,有效解决生活污水对环境污染问题。
在苞西村的一家小院里,村委会的党员干部们正热情参与建设“美丽庭院”活动,当起了农家庭院的“化妆师”。“以前农村人都往城里搬,现在门前屋后都是风景,城里人要花钱到乡下来看风景。”村民骄傲地说。
角尾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农耕特质、地域特色,把保持原有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在独一无二的东西上做文章,努力让每一个乡村都散发独特味道,让“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变成了现实。
放坡村生态优美,风景秀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色,因海制宜,开发小而美的精致民宿来打开市场,满足市场需要。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角尾乡党委政府租了几间珊瑚老屋先做样板、做示范。2016年1月18日,一栋老旧房子成功改建为美丽的一号民宿,珊瑚屋从此迎来新生,珊瑚民宿作为突破口,成为了放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引爆点”。随后,党委政府借助社会力量,引进专业团队帮助设计民宿。
看到破旧的珊瑚老房子竟然可以“生钱”,村民积极响应徐闻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加入乡村旅游的行业。乡村旅游服务业成为解决就业的热点,通过房屋租赁、出海捕鱼体验渔家生活、建农家乐、游客包车接送服务、线上线下售卖特色旅游纪念品及土特产等一系列方式促进了村经济发展。
他们充分利用每一份资源为乡村旅游增添“加分点”。放坡村现有盐田面积136公顷,处于珊瑚礁保护区,海水原料比较清洁,安全卫生,生态环保。晒盐、采盐作为古老的传统工艺,盐文化具有深厚底蕴。为了让游客充分体验采盐乐趣,品尝最优质的原生态海盐,村里对盐田进行了科学保护,让盐田观光旅游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对老盐进行包装,“南极村老盐”成为乡愁纪念品。许多拍客在夕阳西下时来拍摄晒盐、采盐时的情景,美轮美奂,让人向往不已。
如今,放坡村散落着大大小小20多家乡村民宿,每年来此康养的游客络绎不绝。南极村艺术家部落客栈被广东省旅游局授予2018年“广东十大最美民宿”称号。2019年,放坡村第一批列入了 “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活动中入选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以及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
角尾乡乡长黄开宽感慨道:“从‘乡村旅游’到‘乡村生活’,两字之差,却反映了发展思路的质变。只有围绕特色做文章,才能展现出最大卖点和亮点。”
现在,像放坡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角尾在逐渐增多……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祖国南端大地上。
每到一个村庄,在醉心其如画般美景的同时,总要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完善而发出赞叹。村内的硬化公路通到家门口、地头边,视线顺着一条条美丽公路延伸开去,不管多么偏僻,总能到达想去的地方;深夜行路,大片大片的灯海总会不经意间闯入眼帘,基础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极大提升了现代乡村生活的品质……
许家寮村道四通八达,村道村巷硬底化,设置太阳能路灯100多盏,完成全村亮化工程。村民利用珊瑚石、红贝壳张贴墙上,美化村中环境,做到环保又有特色,让垃圾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古建筑、老戏台、古树木建成休闲场所,村中老人们在一起谈天、娱乐,其乐融融。
这片美丽的土地不仅吸引了很多艺术家前来观光,还让他们留了下来。艺术家部落的掌柜萍子以艺术支教的方式在这里进行创作,姑娘程沛扬在这里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北京艺术经纪人峰子只待了5天就被村庄独特的地脉、生活气息打动,在村里开始动工建民宿。村里还来了很多这样的艺术家人才,这样的“新放坡村人”,他们不仅自己建设经营民宿,还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因为这里已成为他们另一个“美丽的家乡 ”。
美丽生态生发美丽经济,创造美丽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角尾创业、康养,投身于美丽经济之中,醉心于蓝天碧海之间;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参与到村子未来的规划,因为“这里每一块会呼吸的珊瑚石都与自己有关”。
“中国大陆南极村”,让我们看到了美丽乡村的模样,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