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在大山村里长大,我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从我记事起,母亲给我的印象就是每天忙忙碌碌。白天在田地弄庄稼,上山头种植八角树、玉桂树或者施肥,晚上回家在昏黄的灯光下挑拣八角和捶剥玉桂皮等。无论多忙多累,她都没有半句抱怨的话。
在我刚刚读初中时,父亲去世了。父亲去世前夕,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们兄妹俩,他紧紧拉着母亲的手说:“无论有多少困难,一定要供咱们的娃去读书,知道吗?”母亲强忍着眼泪,点了点头。在接下来的日子,母亲靠吃苦耐劳、节衣缩食供我们兄妹读书。她经常叮嘱我说:“一定要勤奋读书,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母亲的影响下,我学习勤奋、努力、乐观、坚强。大学期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毕业后,我考到机关单位工作。接到报到通知的那天晚上,我和母亲一起卧聊,聊一路来的点滴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女儿啊,以后去了机关单位上班,要记住,一定要管好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千万别做,清清白白做人。”这是母亲当晚对我人生另一出发点的嘱托与警示。
母亲现已六十多岁,她坚持一个人住在大山的老家里,耕种着自家的自留地。有一次,我放假回家看望母亲,帮母亲摘辣椒、拔黄姜去卖,看着这些三两块钱一斤的农产品,想到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去栽培、施肥、锄草,我阵阵心酸。但母亲却是满心欢喜,说这样既可以卖得点钱补贴家用又可以给我们兄妹俩捎些绿色环保农产品。考虑到母亲年龄已大,我们要求母亲别再做农活了,母亲不肯,倔强地说:“我能做一点是一点,你们有空回家的话,新鲜蔬菜、瓜果和干货都有,总是好事。”于是每次我回娘家返程前,“车尾箱的爱”总是堆积得满满的。
想到母亲的辛苦,有一次我从包里掏出事前准备好的2000元现金递给母亲,母亲推辞说:“我一个老人家,吃用不了多少,你留着自己养家糊口吧。只要你在外清清白白做人,平平安安的,有空多回家看看我,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了。” 瞬间,我明白了母亲的渴望不是我能给予她多少钱,她希望儿女们安好,做清正廉洁的好儿女、好党员、好干部,然后可以平平安安地多回家探望她而已。
是啊,廉洁也是一种孝顺,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我想真正的家风家训不一定非要体现在白纸黑字上,它可以体现在家人生活中的丝丝缕缕,铭记心灵的深处,与灵魂相伴。
时光飞逝,如今的我已为人妻、为人母。在工作岗位上,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名中共党员,我传承着母亲踏实肯干、廉洁自律的家风。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要像母亲一样,教育他们做个脚踏实地、廉洁自律的人——这一优良家风,也必将传承下去给我的子孙后代。
作者:何秀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