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漓江那天,天气晴朗,放眼向游船外面眺望,景色真美啊:漓江两岸,群峰矗立,青翠欲滴,山岸树木的倒影,使漓江也变成了绿色。沿江排列的山峰,各具风姿,皆显迷人之特色,两岸群峰江中倒影,一山变两山,山山展秀颜。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十分形象地概括了这桂林山水的特色。
这时我们看到的岸上是山,水中是山,山水相接,江中两排山尖之间是云天。游轮就好像在两排山峰的云天中行进。顿时,我们好像进入了梦幻似的境界,忘了自己究竟是在山中走还是在水中行了。
步上船的顶层,在这里尽可放眼四周,把山水美景尽收眼底。不久,我们熟悉的象鼻山很快就被甩在后面了,前面的斗鸡山像两只好斗的雄鸡,隔江摆开阵势,似乎不搏杀一场、分出个胜负来誓不罢休。随着导游小姐让我们“猜猜右面的山峰叫什么峰”的声音,我们的眼光一齐向右面看去,有的说像牛,青蛙,像蝙蝠,等到游轮与这山峰并排时,才真算看清了,这不是一只花瓶吗?怎么只有半边的?不过,你把它和水中的倒影合起来,不就是一个完整的花瓶了吗?
漓江两岸的山峰,像笋似剑、像牛像蛙、似舰如磨,真是千奇百怪、不一而足。这时,我们又见一峰独立水中,青翠茂密,山中有岩洞,洞又分两层。导游小姐姐又在娓娓动听地给我们讲起了这个“父子岩”的传说。船到望夫山,出于我的家乡也有一座望夫山之故,所以又饶有兴趣地听了这座望夫山的传说。
桂林山水传说是那么悲壮动人,漓江的景色又是那么清幽闲雅。
由于天清气朗,奇丽的山峰、秀美的岩壁,一下间清晰地像摆在眼前那样伸手可攀,江面上激起的绿色波纹,被我们的游轮轻轻划破,激起了阵阵浪花,鱼鹰竹筏徜徉在江中,使游人萌发了无限的雅兴。两岸的凤尾竹,迎风摇摆,窸窣作响,给漓江平添了几分秀色。
随船的摄影小姐最忙不过了,她滔滔不绝地对游人叙述,只有她那个装了特制镜头的摄影机,才可将漓江最美的十五处景点拍成有倒影的照片。难为她的那份热心,使我们有缘分和这名山秀水合影,留下了永久的瞬间……
我们的游轮穿过冠岩,驶过半边渡,出二郎峡,迎面就见一巨大石壁,纵横有几十丈,石壁上的各种颜色和花纹,构成了几匹马的形状,煞是雄伟壮观,这就是九马画山了。我和“画家”小郑赶紧一匹一匹地找,很不容易才找到七匹,因为有一民谣云:“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中七匹中榜眼,看中九匹状元郎!”惋惜的是,我们还来不及找到剩下的两匹,游轮一下子就驶离了……
游轮进入一视野开阔地带,导游小姐姐的银铃话语又传了过来:“各位游客,下一个景点——黄布滩,也就是拍刘三姐、阿牛哥当年与财主老爷、秀才们对歌的地方了……”我们一齐往那大草坪看去,果然绿草茵茵,生机盎然。阿牛哥没见到,而几头大水牛正在草坪上悠闲地吃草哩!摄影小姐姐也上下左右忙个不亦乐乎,她让游客在船舶边一 一排好队,给他们拍个够。据说在这一景点拍倒影是再妙不过的了。
游客们游兴正浓,进入兴坪佳景,导游小姐姐又叫大家掏钱包搜20元的人民币,她说20元的纸币背面图景即是此处景色。我们问:那个撒网的渔翁还在吗?她往远方一指说,那个带着鸬鹚、撑着打渔舟的老者不就在那撒网吗,他可成了“红人”啦,很多游客都找他合照留念哩!
从阳朔码头上岸后,我的两眼又似乎不够用了,四面峰峦耸立的阳朔县城,像身居于一朵盛开的莲花之中心,而蔚为壮观的碧莲峰则挺立在漓江之中,清澈透亮的江水又把碧莲碧云碧空倒置于江中,浑然一体;那附近的月亮山上,一山岩从山腰贯通,形似月亮,正看侧看各不相同。从桂林到阳朔,漓江这位美妙的少女反复为我们呈现了多角度的美丽,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美妙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