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蟋蟀是报秋的使者,在寒露时节一声声漫吟轻唱中,引来数天的绵绵秋雨,给初初露头的秋日添上浓重的一笔,让秋意更浓。
童年时代,没有娱乐活动可做,更没有电视、电脑和微信消遣和娱乐。秋天的闲暇里,除了逮蚂蚱和摘酸枣,就是在晚上的时候扑捉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当然,最惬意的还数聆听蟋蟀的歌唱。
蟋蟀,又名“蛐蛐”,在我们家乡称“土蛰子”。秋夜的蟋蟀犹如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天才”演奏家,他们或单奏或合鸣,时断时续,交替错杂,不紧不慢地弹唱,阴阳顿挫,温婉动听。宋朝文学家韩愈曾著文曰:“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秋风萧飒时,蟋蟀鸣声不仅给人幽思,也给人快乐和振奋。自古以来,蟋蟀就是一种被人们喜爱的灵物,它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了秋天时节的完美,无怨无悔地鸣奏出一生最铿锵的乐章。
秋风习习的夜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天井里陪伴在天井里扒玉米和摘花生的父母的身旁,静静地聆听蟋蟀歌唱是一种惬意无限的事。蟋蟀的歌唱,不是因其有特异的歌喉,而是靠翅膀的开合摩擦发出的鸣声。蟋蟀的歌声,以点状连缀,几似琵琶切磋弹拨,欢快喜悦。蟋蟀的鸣叫很特别,“唧唧”的声音听起来,想什么就像什么。听着蟋蟀“唧唧”地鸣叫,母亲告诉说,蟋蟀是报秋的使者,它的鸣叫听起来像是“拆拆,洗洗”“搢搢盖盖”,意思是提醒人们,夏季已过,秋天来临了,冬天需要的被褥和衣物,需要拆洗干净,以备冬天好用。听了母亲的话,我特意去聆听蟋蟀的鸣叫,果真清脆响亮的“拆拆,洗洗”叫个不停。当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口诵着“拆拆,洗洗”的时候,坐在一旁的父亲却说,蟋蟀的叫声像“搢搢,盖盖”,意思是说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晚上睡觉要搢盖好被褥,免得着凉。听了父亲的话,我又静静地去聆听,感觉蟋蟀有节奏的鸣叫又确实像“搢搢,盖盖”。简直是太神妙啦!后来,父亲告诉我,蟋蟀鸣叫其实就是“唧唧咕咕”,要是静心去听的话,心里想什么,听起来就像什么。对父亲的话我半信半疑,我曾不止一次地试着聆听,结果听出了“早早,歇歇”,“吃吃,喝喝”,“嘻嘻,哈哈”“卿卿我我”“撕撕拽拽”等很多饶有兴趣的词义。蟋蟀的“特异”歌唱,撩拨着我每年的秋天夜晚,都要精心欣赏它们的弹唱,并从精美的弹唱中去体会“拆拆,洗洗”和“搢搢,盖盖”的生活含义。
秋天的蟋蟀,有时会跑到房间的床底下。躺在靠近窗台的木床上,皎洁的月光穿过窗棂缝隙,斜照在脸上,“唧唧喔喔”的蟋蟀在床下不停地歌唱,似是一位长者在轻轻地哼唱着催眠曲,如此惬意的情景,想让人失眠都很难。
秋天的夜晚,走出院落,信步来到田野边,“搢搢盖盖”的歌声更是嘹亮四起。玉米收获的时候,野外的蟋蟀最活跃。
季节的脚步总是如时所至,转眼又是深秋时节,寂静的夜里又传来了蟋蟀的鸣叫,那是儿时熟悉的记忆。
蟋蟀声声,如琴弦淙淙,这弹奏的不仅仅是天籁,更有对人生奋进的鸣叫,也是对农人丰收的高歌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