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风铃花的浪漫让我痴迷、木兰花的高贵让我追恋、木棉花果敢落地的壮美让我起敬、凤凰花随雨飘落的孤傲与凄美让我心生赞叹与感慨、哪怕小小的茉莉花,她的素洁清香也让我的心怦然一动……独独杜鹃花,纵使她的娇艳迎来众人一片喝彩,我偏偏对她毫无喜爱之意,甚至对她有些许的厌恶,或许是由于她身上的刺过于泼辣,常常把想亲近她的人扎得疼痛流血。所以当张宝贤先生在角尾渡海作战纪念园的围墙旁种下几十棵簕杜鹃、并执意要打造一堵两百多米长的“花墙”时,我是不屑的,心里一番讥笑。并且纪念园里是沙地,要想种活花儿已非易事,更何况要打造长长的“花墙”!
许是簕杜鹃知晓我对她的不待见,想改变我对她的成见吧,在两场大雨过后,我一踏进角尾渡海作战纪念园里,眼光与她相遇的一刹那,我往昔对她的疏远对她的偏见顷刻间土崩瓦解,我沦陷在簕杜鹃花筑成的“花墙”中。
我徜徉在“花墙”旁边的小道上,第一次这么认真这么投入地欣赏杜鹃花的风姿。筑成“花墙”的有紫花簕杜鹃和红花簕杜鹃,她们倚在纪念园的围墙边,每一株簕杜鹃都灿烂地绽放,砖墙的冷冰被她们淡化、消融,砖墙在她们的打扮下也变得柔和温情起来。这堵长长的“花墙”红得艳丽、俏得活泼,把整座纪念园渲染得明亮、清新。“花墙”中的每一朵三角形的花儿都拼力地往上张仰着脸,你挤我我挨你,没有扭扭捏捏没有羞羞答答,她们生怕被忽略被遮挡,把绿叶都快要压盖住了。她们极力张扬她们生命的强盛、风姿的多彩、性情的火辣,真是风头出尽!她们不像太阳花那么内敛低调、不像茉莉花那样娇柔素静,她们既然开了,就开得轰轰烈烈、开得无所畏惧、开得率性豪放!我被她们深深感染了,不由地发出感慨:生命若如杜鹃花这么强盛,生活若如杜鹃花这么奔放绚烂,该是多好啊!
此时我为自己曾经对张宝贤先生打造“花墙”的豪情而不屑心生愧疚。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摸了那些花儿,手指竟被藏在花儿下面的刺猛扎了一下,受到惊吓,我的手指急忙缩回,我感觉到那些花儿是对我进行报复,而我竟没有恼怒,心甘情愿接受她们的报复,还觉得她们的报复是一种顽皮、可爱,或许有点亲近。我用嘴巴吮吸手指上淌出的血,目光仍然亲切地落在她们身上,她们的刺狠扎我,是要我对她们重新认识和理解么?至少,她们要我理解处身于纪念园里的“花墙”所蕴含的意义么?
我驻足在“花墙”旁边,努力让“花墙”在我心中掀起的波澜平静下来。这“花墙”把渡海作战纪念园包围了一大半,把绚烂之色、蓬勃之气、雅致之韵注入这座埋葬了七位烈士的纪念园里。“花墙”的奔放灿烂、再加上纪念园里一百多株椰苗的油绿、还有木麻黄林的婆娑,这座纪念园摒弃许多陵园常有的沉闷的气氛。
在角尾渡海作战纪念园这里,“花墙”的娇艳妩媚,把纪念园变成了花园,张宝贤先生让烈士们长眠在这样花树摇曳、清风吹拂的旖旎环境中,是给烈士们最好的慰藉和最恰当的敬意。游人在祭拜烈士们、在纪念园里徜徉的时候,感觉到身处于优美、宁静、祥和的环境中,这应该是当年烈士们投身于战争、献身于战争的意义所在,后人生活在和平、幸福中是烈士们的愿望。烈士们长眠在这花丛簇拥、绿树陪伴中,我想烈士们应该开心地笑了。
秋风梳林、椰树抽绿、浪涛轻拍、鸟儿清啭,簕杜鹃花更加卖力地绽放,她们不负打造“花墙”的使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