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小雪悄然而至,这也意味着气温开始下降,天气逐渐变冷。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它宣告着冬日的深入,世间万物仿佛被一层沉默的霜覆盖。冬日里,南方的城市没有暖气,寒风总是如刀割般逼人。每逢这时,奶奶家的厨房总会弥漫出米酿的香甜,混合着火炉的烟熏和老屋的木香。哦,那是酒酿小圆子的独特味道。
在寒意渐浓的时节,奶奶总会着手制作酒酿。她会精心挑选一些圆润且饱满的糯米,接着,将这些珍珠般的米粒浸泡在清水中,静静地等待米粒吸足了水分。到了第二天,那些经过泡发的糯米会在蒸笼中被煮至柔软而黏糯,每一粒米都变得蓬松而富有弹性,散发出令人垂涎三尺的清香。接着,奶奶将蒸好的糯米放入坛子中,再拌撒上一层细腻的酒曲,放置墙角的阳光下。
我有些不解,奶奶便告诉我:“酒酿要放在温暖的地方,让它慢慢地发酵。别看那个角落不起眼,可它有着神奇的魔法呢,能够将普通的米转化成为甘甜的酒酿。过几天你再瞧瞧。”果然,几日后,当那个角落飘出淡淡的酸甜气味时,我便知道是酒酿做好了。
接着,奶奶又开始制作小圆子。每当这时,她总会让我坐在她身旁,一手传递给我满是糯米粉的温暖,另一手则指导我如何揉捏成形。在奶奶的耐心教导下,那些先前不成形的米团逐渐变得圆润,就像小珍珠轻轻落入碗中一样,还发出了宛如音符般悦耳的声响。那一刻,我仿佛也成了小小的造物者,参与着我家传统与爱的延续。
当糯米圆子轻柔地滑入滚烫的红糖水中,它们开始慢慢膨胀,渐渐漂浮至水面,犹如冬日里纯净透彻的雪球,带着纯洁与爱来到了人世间。这时,加上一勺酒酿,几撮桂花的点缀,顿时,锅内便升腾起迷人的香气,花香混合着酒酿的醇香,共同编织出了一曲温馨诱人的味觉交响乐……
如今,当我再忆起那碗酒酿小圆子时,它那熟悉且诱人的味道依然浮现在我眼前。是呀,这不单是驱寒的食物,更是寒冬中的温暖灯火,是家的挂念和亲人最深沉的爱。想到这里,奶奶昔日慈善的面容和谆谆教诲的话语顿时出现在我眼前,她似乎在告诉我:不管外面多么冰冷,温暖永远在南方的那座县城里,那里灯火通明,总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酒酿小圆子在等着我,等着我回家……
时间流转,奶奶的身影已随风而逝,然而每逢小雪时节,她便在我心头浮现。我仿佛还能听见奶奶温柔细语的声音:“丫头,来,吃一碗酒酿小圆子,暖和暖和。”只要我轻闭双眼,深吸一口气,那股酒酿的香甜便萦绕在了我的鼻尖,如同奶奶的怀抱,温暖而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