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北冈岭,就被这里的橙园迷恋了,橙树上的秋色明显浓重,橙子像月夜檐下红灯笼,一只只挂着,红得沉静,闪烁一种红玉的光泽。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秋风日紧一日,橙林里缀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青青黄黄的橙子,便被铺张的橙色所替代,那些忙碌在橙园里的垂肩秀发的橙姑橙嫂,便被色若红玉的橙子映得格外美丽。那些日子,点点殷红,处处流彩,把整个橙乡映衬得一派橘黄一派明丽。风从山间来,带来了一阵阵幽幽果香,家家户户都似过节般,人人脸上像橙子一样赧然含情,沉浸在鲜甜甜的氛围中。这时候,红橙华丽登场,吸引了万千食客的目光。
一棵苦楝树,直昂昂的挺立在橙园地角边,树叶小,叶面挂黄,风吹过,树梢拖沓沓的摆动,偶尔有一二枚叶子悄然飘落。在这里,让人收到了秋深冬来的信息。
风掠过了橙树的枝梢,圆脸羞红的橙子紧拉着叶子摆动着,扭动的姿态似乎有点先声夺人的霸道味道,跟叶片的摇曳步舞倒也是一种审美的绝配。
橙林里行走的人是我的老同学达昌,他已到了耳顺之年,一头短发,染着霜色,黑黝黝的脸上布满皱纹,像是记载着他多年来的岁月沧桑。
“这些山坡上的橙子地气水少,脆甜、肉嫩、汁清,多食几个哈。”达昌右手握着果剪,左手将两只圆溜溜的橙子递给我。
说起来,我是个地道的橙乡人,性情中多有达昌这样的橙乡人的质朴、诚恳、耿直。小时候,又是同学又是邻村的达昌是玩伴之一,那时他的村庄大多种植水稻等经济作物,我常常在假日跟着他到田野里捉鱼摸虾,听蛙鸣,逗蟋蟀,玩孩子们开心的事,什么趣事都干过。达昌初三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在农场农科所侍弄柑橙苗圃,后又回队里种橙子,一干就是四十多年。翻检我自己,自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棵橙树,没有为柑橙生长洒过一滴汗水。这么多年了,没有一枚橙芽认识我,没有一只蜜蜂与我交流过对橙园和橙花的感受。我只粗略知道橙苗需嫁接红桔木或柠檬木,移种时的幼苗期的橙苗都是纤细柔弱,两年都没有结出果子,第三年始才开花结果子,七八个青嫩的小果子稀稀拉拉点缀在枝头,随着风儿顽皮地摇曳。
达昌灌注在橙园的汗水是无法说得清的。培土、锄草、施肥、喷药、保花、养果、修枝,还有抗旱防涝,每道工序都是下苦力气,才能让橙树长得粗壮茂盛,横生的枝枝桠桠一股脑儿平伸出来,显得盛势凌人。
那些像缀珠喷雪、馥郁四溢的橙花逐渐蜕变为青果,逐渐变成浑圆硕大而饱满的生命,盛放在果筐里,金灿灿的、沉甸甸的,和着达昌的笑容,陶醉了橙乡的夜色。
红橙慢慢熟透了,香甜的气息在橙乡弥漫。达昌总爱跟我提他的红橙,絮叨着要我回乡下尝尝鲜,那红橙皮薄少核、汁多化渣、甜中带酸,令人百食不厌,且营养丰富,富含果糖、胺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人体心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深受人们的青睐,让甜蜜在舌尖回味。
经不住达昌的念叨和红橙的妍丽红巧、清甜诱人,我每年都在橙红时节奔橙园而去。
红橙是橙乡的首位产业。十里橙乡呈灵秀,这片北部湾丘陵泥土疏松,成就了万亩连片橙园。那一片片橙林,累累的果实,穿越金秋,面若红玉。
走近橙林,心底便顿生温暖,眼前的一切如诗、如画,那满树鲜活的色泽,晶莹光亮,如火焰般艳丽。
今天又有客人到橙园采摘品尝橙子,他们来自港城,一对年轻夫妻和约七八岁的女儿,前几年一直至今,年年到橙园尝鲜,感受橙园灿然时光,品尝红橙的绵绵甜心,也聆听果农的故事,亲手从树上采摘心仪的上品红橙,让心尽品红橙,得一园的清芳陶醉。
已是日上中天,阳光落在片片树叶上,反射着绿色的光泽,红橙藏在橙叶之间,绿中带红。我欣欣然的在橙林里徜徉,间或伫立凝视着那一棵棵橙树,它们摇曳着碧绿的叶子,呵护着一个个金灿灿的果实,像一盏盏灯笼映照着橙乡人,让橙乡多了些祥和与安宁。凉风吹过橙林,发出轻轻的簌簌声,像是茂密的掌声。
那家人围着橙树转,相中一个灵巧的摘下,用手一掰即破开,入口即笑意从嘴角里飞扬出来。达昌也好高兴,他的爱人带着儿子儿媳在一边剪摘橙子,今天要采摘千多斤,送快递。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除了深耕传统水果市场外,红橙还触网电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我沉浸在采撷的喜悦里,为老同学靠着红橙过上好日子而高兴。“城里现在房价怎么样?”对于以后的日子,特别是对孙子那一代的发展,达昌有自己的想法。
“你想在城里安家?”
达昌对我的疑问,只是莞尔一笑,脸上显得很淡定。
黄昏,夕阳降落在西边山头,落日浑圆,晚霞把橙林染成了金黄,一群飞鸟落在不远处的橙树上,身影矫健。
橙叶上的夕阳余晖格外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