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延安城中心、海拔1132米的凤凰山,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延安城的主要依托,因“叶生吹箫引凤”传说而得名,古往今来堪称延安一大名胜之地。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驻延安城后,第一个住地便是凤凰山。由此,美丽而神秘的凤凰山再添中国工农红军的传奇故事,驰名中外。
登凤凰山,实地触摸其历史,体验其美丽和神秘,感悟其伟大精神,成为我们这次到延安参加培训学习的一个强烈的心愿。去前,我们稍做功课,得知凤凰山景区的道路现在正在改造,只有西面的水泥大道可顺利直上,但距我们下榻宾馆较远,且上山的路程也比较长;在东北面经凤凰文化广场后面择小道路登山,距我们下榻的宾馆比较近,登山的路程也短,但路陡难行。于我们,有经常走路爬山的习惯,路陡难行不成问题,而距下榻宾馆比较近、路程短无疑就成了诱惑。登山那天晚上,我们是一路寻问,从凤凰文化广场的雕塑背后小道登山。到达凤凰广场时,已是晚上8时许,市区华灯初上。我们借着远远的灯光,从凤凰山文化广场的雕像后面,穿过一道铁栏栅,踏上一条积满尘土的黄土小道。小道两边,柏树和小杂草,被夜色染得黑黝黝的,灰黄色的小道借着远处透来弱弱的光线,隐约,却也分明。弯弯曲曲走出数十米,遇两个下山的人,告诉我们,从这小道登山,路程虽然不远,但因从山崖直接登顶,更有100多米“蚂蚁”小道路陡路窄,异常难行。我们按照他们的指引,沿着蜿蜒的小道往上走。越往上走,大山沟壑的棱角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显,高大的树木也越来越多,而光线越来越暗,我们几乎是摸着行走,有时不得不掣亮手机电筒照一下。走出几十米,一陡坡横于面前,坡陡60度左右,左边为刀削般直下的斜坡,稍不留神便可能滚下山;坡道上,能下脚的窝浅,都积有尘土和草屑,踩上去不踏实,易打滑,让你有无处下脚的感觉;坡道的右边,长着一丛丛小杂草,却被人扯得余下草头。我们右手扯着小草丛,左手撑着坡道,两只脚用力蹬,提起身体,一点一点往上蠕动,那情景,如猴子一般,手脚着地,即使在斜斜的坡道上,也会时不时出现屁股高过头的情景,委实有点狼狈。
陡坡10来米,上去是小缓坡,我们心中一阵窃喜。然而,未让我们喘过气来,又一个陡坡横于面前,有前面的陡坡垫底,我们如法炮制,好不容易狼狈地攀爬过这个陡坡。接着是几乎连在一块的两个长长的之字形斜坡。虽然,这两个之字形的斜坡,我们不用手脚着地攀爬,但坡陡是不含糊的,我们是三步一大喘,五步一小歇地连续攀爬。山坡路陡路窄,我们又如行军般爬山,走得急,很快便上气不接下气,嘴巴配合着鼻子呼吸,却只觉得呼气太促,吸气不足。此时,真恨自己的鼻子嘴巴生得太小了。好在,一路上,大家嘻笑怒骂分散紧张,并用当年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故事相互激励,大家憋着劲,坚持往上攀登。
“蚂蚁”陡坡在山腰搭上一条修了路基的小道。踏上小道,没有了蚂蚁陡坡的险阻,感觉是好了很多,但路依然是陡斜,让已经精疲力竭的我们,同样举步维艰。我们望着山顶上的灯光,继续行走。到达山腰上的招凤亭时,仰望山顶,已经不远了,我们禁不住欢呼起来。过了招凤亭,我们一鼓作气,继续往上走,迎接我们的,是长长的一段平路和斜坡阶梯相混的硬底化山道,我们走过一小段平路,喘喘气,又爬过一段陡陡的台阶路,如此反复六七次,把我们又狠狠地折腾了一番,晚上9时许,我们终于站上了山顶的观景平台。
观景平台上,聚有20多个人,大家站在夜色里,举着手机狂拍山下的夜景,并高声说话、呼喝,渲泄兴奋的情绪。我们站在观景平台的开阔处,远远俯瞰夜色中的延安城,隔着延河对峙、并与凤凰山形成三足鼎立的宝塔山、清凉山,静静地卧着,宝塔山上,那座始建于唐朝、现为明代建筑、高九层(44米)、平面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被装点的灯光充分烘托,通体发光闪亮,恍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玉塔,刺破夜色,矗立于宝塔山上;宝塔山体上,巧妙装点的景观灯,不断地幻变出七彩颜色,烘托出山体的雄浑、壮观;与宝塔山对峙的清凉山,装点了以蓝色为基调的景观灯,再搭配七彩颜色,尽显大气而神秘;延河在宝塔山和清凉山这一段,河岸两边都装点了景观灯,景观灯不时地变幻出七彩颜色,映衬着延河水,梦幻、绚丽;条块状的延安城沿着延河、汾河的河谷延伸,那城中数不胜数的景观灯、照明灯、霓虹灯,加上来往汽车的车灯,点点簇簇连成一片,斑斓、瑰丽、鲜艳、锦秀、摩登、时髦,仿如七彩银河落人间。诚然,若果不是亲临其境,很难想象,在远离中心城市的黄土高原上的大山皱折里,会有一个如此蓬勃、热闹、繁华、兴旺的城市;若果不是夜晚登上凤凰山,就不会欣赏到这个大山皱折里的城市,夜里竟然有一片如此璀璨、绚烂、美丽、迷人的灯光。其实,难以想象的,何止是这些,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这样一个远离中心大城市、没有港口码头铁路,只有一个简易飞机场的大山皱折里,竟然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惊心动魄的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而遗憾的是,我们登山不是时候,没有观看到延安市为展示延安历史人文内涵,提升城市夜景环境品质和城市旅游竞争力,而精心打造的赏心悦目的城市夜景灯光演出——宝塔山灯光秀。据说,宝塔山灯光秀时,凤凰山观景平台是一个极佳的观赏点,站在观景台上,观看东面的宝塔山于山体西面15000平方米崖壁上,多媒体灯光声光合一、情景并茂地描绘延安与陕北的文化特色,呈现两万五千里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党中央在延安与陕北艰苦卓绝的奋斗故事,和今日延安跨越式发展的豪情壮志……如诗如画、如歌如泣的灯光秀,会让你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慷慨激昂,壮怀激烈。回想刚才登山之艰,我忽然想起毛主席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诗句,感慨系之。
观景台后面的山脊上,一道高大厚实的古城墙跨其上,沿山脊将凤凰山裁为城内城外。清《延安府志》载:“城跨其上,雉堞巍然,为郡山首,上有镇西楼,宋范仲淹建,残碑犹存”。在观景台不远的山顶平缓处,古城墙豁开一个高大的洞口,沟通山的南北。古时延安城在凤凰山的东南面,凤凰山就成为延安城的西北屏障,历代城防工事都修筑在山的东坡及山畔上,为守城屯兵扎寨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北方的匈奴成为秦朝安全的威胁,于是命大将蒙恬亲率大军30万北击匈奴。蒙恬为了伐师进退畅通,采取进攻线稳打稳扎,防守线步步为营、以守制攻的策略。延州当属其列,被命大兴土木在凤凰山筑城为池。其后,北宋名将韩琦、范仲淹、庞籍、杨家将、沈括等驻守时不断加固完善,将凤凰山城防建成一座气势恢宏的城池。据考证,现存凤凰山沿山脊而筑的古城墙始建于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延安城防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成为延安一座无言的历史丰碑,一个如此内涵悠久的历史景观。唐代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途经延州时,挥毫写下了 “宝塔钟声三川闻,肤施(今延安)鸡鸣五城应”。当年,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也忙中抽闲,借登山赏景之际祝贺徐特立六十大寿。
立于山脊高处的文昌阁,被景观灯烘托渲染,如浮在空中的仙阁。我们瞄着文昌阁,从古城墙边上的阶梯拾级而上,途中遇上先我们登山的四位伙伴,一阵热烈的问候,将我们的热情和兴致再次点燃,我们狠憋一口气,跑上文昌阁。站在文昌阁上,眺望着东坡,在山脊上蜿蜒的古城墙,被橙黄色景观灯装点和烘托,犹如一条金色的巨龙,黑夜里在山脊上舞动、奔腾,气势磅礡,蔚为壮观,令你赏心悦目、心灵震撼:是呀,在那冷兵器时代,这条修筑在山脊上城防工事,屯兵扎寨,易守难攻,绝对成为守护延安城的金色巨龙。这沉淀和彰显了古人以守制攻的无限的军事智慧呀。
晚上起来的凉风,渐渐拂去我们的疲劳。但考虑第二天一早要上课,我们恋恋不舍踏上返程。一路上,偶遇的三位延安姑娘,向我们捧出了延安的诚实热情,和延安的故事传说,让我们的夜登凤凰山之旅更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回到山下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前,我瞄了一眼手机上的健身记录:步行11.8公里,步数18742步,已爬楼层5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