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早晨,我坐在窗前,一口气读完刘震云先生的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正准备起身伸个懒腰时,发现窗外已是阳光灿烂,推开窗户一阵清香。我倚窗俯身望去,几个退休的老人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并在议论着什么。
我轻揉了一下眼睛,定格到老人们身边的那几棵桂花树上,喔!院子里的那棵迟桂花树又开花了,绿叶丛中的桂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金黄。
这迟桂花的清香,令我神清气爽,思绪顿时从刘震云作品中,由那四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物串起来的荒诞故事里走出来,回到了眼前这个小院子中,阳光下、花香里,老人们在悠闲地聊着家常,这是多么温馨的时刻,整个院子里都溢满了清香。
我有幸在这个院子里住了二十多年,这里原来是县城边一个低洼的烂泥池,长满了杂草,上世纪八十年代,县国土局在此新建了一座办公楼加宿舍的独立小院,那时行政部门有一座独立院子的还不多,于是人们把这个院子当家一样经营,院子建成后就在院内栽花种树,几番努力,硬是把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地,建成了一个花园式的院落。
人们在院子里先后栽上了桂花树、香樟树、梽木树、石榴树、玉兰树……树丛的四周用冬青树苗围起来,并用细小的鹅卵石铺就成便道,那鹅卵石铺成的便道好像还有些讲究,似乎与浙江良渚古城中出土的玉琮相印证,天圆地方,四条便道从四个角上连接中间的圆圈,方圆相通以便于人们在其间散步赏花,看来这园中便道还暗藏喻意。
我不懂欣赏园林之美,却总会被这小院里的红梽树、石榴树、桂花树、香樟树、玉兰树……送来的香气陶醉。
春风刚刚吹过,乍暖还寒,院子里那几棵红梽树的枝条上,就率先吐出了嫩芽,还未等那些小叶片完全展开,枝叶间就挤出一朵一朵的粉色花蕾,过了些时日后,忽如一夜从梦中醒来,花蕾间就挂满了红色的细丝,整个树冠像一把把粉红色的花伞撑开在院子里,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把院子装扮得喜庆吉祥,周围的人们纷纷踏春而来,簇拥在庭院花丛之间,分享着这小院春日的花香。
立夏之后,石榴树也不甘寂寞,慢慢地长出了剪刀样的细条叶片,接着石榴枝上,就像小姑娘的腮帮似的,挂满了鼓鼓的石榴花骨朵,一阵春雨之后,石榴花骨朵里就伸出了淡黄色的蓓蕾,转眼间那红红的花瓣就挤满在枝间,整个院子在这夏日里,弥漫着馨香的花韵,花香四溢,蝴蝶和蜜蜂争相地围着花儿嗡嗡起舞,好像在催促着人们快来观赏这火红鲜艳的石榴花。
金秋时节,风清气爽,一夜之间,院子里的桂花树上就繁花满枝,那微如米粒的黄色小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一簇簇、一团团竞相开放,挤满了枝叶间,这时附近的人们闻香而来,有的会折几挂桂枝,把桂香带回家;有的会到树下收集落下的桂花,拿回家做茶、做枕芯、泡酒……我很喜欢闻桂花香味,每当这时,我就会走到桂花树旁,伸手扯下桂枝靠近鼻子吸了又吸,总想把这独特的幽香藏入心田,却又不忍心折断桂枝,好让这浓郁清甜的桂香笼罩着整个院子。
冬天到了,寒风凛冽,石榴树早已谢却了红花,脱下身上的绿装,笔直向上的枝条,似乎在向寒风宣战,来吧!来得更猛烈些吧!而院内的樟树、桂花树、梽木树、玉兰树却全然不顾那寒风的肆虐,仍是翠绿如常,特别是那棵迟桂花树,在这百花凋谢的时期,仍迎着寒风屈强地吐出了花蕾,将自己的余香留撒在这小院里,让这小院里四季都飘着花香,淡淡的花香给小院增添了迷人的色彩、醉人的芬芳……
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望着这些脸上挂满幸福,在桂花树下谈笑风生的老人们,突然想起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老话来,眼前的景象又让我觉得这话表述并不准确,眼下这几个在桂花树傍的老人们,他们就是这小院里的栽树人,现在不正在享受着当年辛勤劳动,换来的今天幸福的时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