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节,各大商场上架了品种繁多的月饼。这些月饼都是机器批量生产和打包的,我在挑选月饼的同时,却想起了奶奶的手工月饼。
中秋节前,奶奶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她会去镇上的集市买些做月饼的原料,还有我爱吃的糖果。到了中秋节这天,奶奶就开始忙碌起来。奶奶先把一个大盆端出来,大盆里面是已经发酵好的面粉,我则在一旁观看奶奶做月饼。奶奶是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对于手上的功夫,我是真心佩服的。只见奶奶熟练地从大盆中取出发酵好的面粉,逐一揉成团状,摆在长长的案板上。然后用一根小木棒将面粉团转平成面饼状,并把从集市上买来的红糖逐一放在中间,再把面饼包起来,搓成圆团,随后用手轻轻地将面团压成圆饼,这才算是月饼的最初造型。
为了让月饼有特色,奶奶拿出已经刻有文字和图案的模子在圆饼正面用力摁了一下。奶奶还一边教我识字,比如团圆、安康、吉祥……奶奶将灶台上的铁锅注入水后,再将成形的月饼放入蒸笼内,最后将蒸笼放置在铁锅上。接下来就开始生灶火,随着灶台火苗住上窜,铁锅内的水开始沸腾。奶奶有经验,估计差不多蒸熟了,才熄火。蒸熟了的月饼还不能吃,奶奶等了一阵子,才在月饼上刷上茶油。放取出一口平底铁锅放在灶台上,再生火,开始烤月饼。经过一番工夫,在灶台旁忙碌的奶奶额头已渗出晶莹的汗珠,待到月饼真正出锅了,那浓郁的香味早已飘满屋子。出锅的月饼金黄色,极其诱人,我恨不得马上尝鲜。精明的奶奶早看出我的心思,面带微笑地说:“细孙,太烫了,等晚上再品尝。”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家乡的中秋之夜是美丽而迷人的,奶奶的小院的桂花树散发着浓郁桂花香气,奶奶将桌子搬到葡萄架下,桌子摆有红糖月饼,糖果之类的零食。那晚的月亮又大又圆,皎洁的白月光倾泻在桌面上,我和奶奶坐在桌边,我不等奶奶,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月饼品尝起来,那香甜的滋味,回味无穷。奶奶看我吃的开心,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花。奶奶只品尝一小块月饼,她还给我讲故事,现在只记得大概讲的是嫦娥和吴刚在广寒宫的故事吧。不知不觉,夜已深。那年中秋之夜的情景,真是温暖一生。
后来,我到了上学年纪,就离开了奶奶。岁月流转间,我已步入中年,奶奶也已经离开了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如今,一到中秋节,我都会想起奶奶,我知道再也品尝不到奶奶亲手做的红糖月饼了。曾经的温暖的生活场景无法再复制,曾经的美好记忆只能留在心间。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其寓意是家庭的幸福美满和人们的团聚,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于我而言,还有一层内涵,那就是祖孙之间浓浓亲情的回顾与眷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