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刚读一年级的孩子琪琪,因刚读书,识字不多。但她特喜欢读书识字。她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懂得从各个细微的地方拾得文字。
在品尝美食时,变化多端的食物图形是她拾字的着迷点。每次我们在吃零食,或者吃一些形状比较突出的食物时,她都会根据这些物品的外形特征说出相对应的汉字或者字母。有时,她在吃一块圆形饼干时,随着饼干被啃出来的样子,她会用不同文字将不同形状描述出来。当饼干是圆形时,她说是字母Ο;当饼干被啃成方形时,她说是口字;当饼干被啃成月牙型,她说是月字……有时,我们在吃一些长条型的食物,她就会一边吃,一边用这些食物拼构成各种各样的文字或图形。在她眼里食物成了笔尖的笔画,可以构出想要的文字,可以拼出构想中的图形。
在品尝美食时,无论是设计独特的包装袋,还是满是文字的食谱都能猎得她那双小眼睛。吃包装袋食物时,她会一边咀嚼着美味的食物,一边直盯着包装袋上面的产品信息、广告语,嘴里嘟囔嘟囔地读着。如碰到没有见过的生字词,她会立马将包装袋移至我眼前,问问你这个字怎么读?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每次进到饭店,凉茶店,奶茶店,她都会先把所有菜名,凉茶名,奶茶名读一遍,然后根据字意或自己的需要点食物。
当行走在街道上,大街小巷里各种与众不同的招牌和广告语都是她观察的对象。她那小眼睛在有文字的地方不停地搜集与打量,心里还会将字形、字音归类,多音字总结,说出它的近义词反义词等。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在路边理发店广告语上看到“非主流”三字,她左思右想后,仍不解其意。坐车后头的她迅速问道:“妈妈,非主流是什么意思?”当我发现这个词出现在服饰或发型方面频率比较多时,我当时是这样解释:“非主流”是相对“主流”来说的,“主流”一般是指现在主要流行的事物、思想、文字等,也就是说,是大部分人现在很喜欢,欢迎的事物、思想、文字等。而“非主流”就是时下,在大部分人心中不是那么欢迎,喜欢的事物,只有小部分人喜欢,欢迎的事物,非主要流行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现在学校很多很多小孩子喜欢玩叶罗丽、奥托曼、第五人格卡片,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主流玩具。如突然有一个孩子染了一个自己很喜欢,自己认为很帅酷的红头发来学校读书,老师、同学们看到后都向他投去异样的眼光。他这个红头发就是非主流了,因大家都不怎么欢迎。
在各种机构或办公场所里,简洁明了的小传单,也是她拾字的妙地。我每去一个地方办事,她总跟在我的身后。我办事时,她会在那些宣传架上面取出小传单,然后在等候区静静地饶有兴致地看着小传单。等我办完事后,她会立刻跟我交流她看懂的内容,问我不懂的词语,不懂的生字。
在各种机构或办公场所里,丰富多彩的宣传栏,也是她拾字的胜地。学校宣传栏上有安全知识、心理故事、打黑除恶的知识。她总是趁我去车棚开车的间隙快乐地拾字。每每收获多多时,她还会在回家的路上考我相联的题目:请问打黑除恶中有哪十恶?贿赂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校园欺凌?怎么避免被校园欺凌?大嘴吃小嘴是什么字……
无论是图文并茂,还是排版简单的书籍,也是她拾字的宝地。书是她认为最有趣、最喜欢的伙伴!她的手里总是握着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有空闲,就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甚至还有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因为我每次叫她,她都目不离书,只是自顾自地看完这页看下页,一页接一页,乐此不疲。
留心于生活,沉迷于文字是她的拾字写照!她真是一位会拾字的孩子。